如果我们去咨询4S店或者阅读汽车使用手册,建议发动机的机油更换周期是10000-15000公里或者1年,此时你心里一定会质疑周期间隔太长。
机油都黑了会不会影响发动机呢?我身边的朋友同样质疑10000-15000公里换机油,“我宁愿5000公里换机油,哪怕多花了点机油*,但心里会觉得对车有好处”,一个朋友这样对我说。但是5000公里换机油对不对呢?
由于我在德国汽车杂志中国版工作过几年,在德国调查结果是,国内车辆的机油更换周期普遍比欧美国家要短很多。国内车主经常是5000公里就换机油,在德国至少是一万公里之外才换。是因为我们比他们有*大方吗?这样是否合理?
润滑油业内**曾经对媒体说过:一些汽车生产公司在国外要求15000公里换机油,但在国内同样的车就变成建议5000公里更换机油了,这对汽车厂家来说是保险了,但消费者付出的费用更多。还表示:润滑油生产公司做过消费者教育,但是没有用。而且我们教育完,厂家在说明书上依然写5000公里换油。
民间说法是早换总比晚换好,我们又不差那几个*。那么是不是新机油的润滑效果*好呢?频繁换新机油对发动机保护得更好吗?
我们以SL级机油为例,S代表适用汽油发动机,J/L/M/N字母越靠后性能越好,绝大多数家用车都使用SL级机油。按照机油的润滑效果曲线看,标号为SL级的机油在7500公里是润滑效果*好的阶段,可是很多国内车主在润滑效果*好的时候已经把它变成了废油换掉了。
我朋友提出了另一个疑问:车开到5000公里换油的时候,发现流出的机油已经变成了黑色,**是金黄色,是不是说明有很多杂质了,难道这不是废油的标志吗?
大家都知道新车各个部件是有磨合期,同样的道理机油和发动机也有磨合期。新机油并不能很好地填充缝隙,还没有与发动机各机械部件**贴合。壳牌李经理曾回答过:以SL级别润滑油为例,就算国内路况再差、燃油品质再不好,1万到1.5万公里换都有富余。
润滑油业内**也曾说过,不能以直观的润滑油变黑简单断定润滑油“脏了”该换了。这说明润滑油的清洗性很好,5000公里是润滑油黏度刚刚进入状态*好的平稳期,此时换掉太可惜。
当然有人会问,车的状况不一样,比如新车磨合期发动机在2000公里以内会产生很多金属杂质,这样杂质混合在机油里是不是早换掉好?还有开了比较久的车,发动机是不是需要更**别的机油。
必然车跟人一样,20岁的人跟60岁的人吃的东西肯定是不一样。新车用正常级别的机油就行了,但是,如果车开了很久,我们就建议提升一些级别,用些更好的油。比如说到了十万公里,级别更高、粘度大些的油,吸收脏东西的能力更强一些。到冬天,选用起动性好的稀一点的油,要不起动机打好多下,对发动机磨损太大。
那么使用手册上建议5000公里换油,或者4S店一再强调5000公里来换油是为什么呢?是对中国消费者的“特别关照”?还是另有缘由呢?
当然我们不排除车企担心一些车主懒于换机油,所以提前预示提醒。但更多原因是不是让车主更频繁的进出4S店呢,因为这样在售后上才能更多地**。
**曾说过SL级别以上的润滑油主要指标的劣化程度很低,2万公里还远不是极限。从资源充分利用的角度,至少可以正常使用1万-2万公里。
那么机油被强制性提前报废,是不是对****资源的浪费?是否是对环境的损害?
润滑油是汽车整个使用寿命内需要频繁更换的产品,节约润滑油与节约燃油的意义同样重大。为什么汽车厂家要在中国反其道而行呢,搞润滑油短周期消费。
一个没有悬念的答案换油周期按照规定的5000公里一换,每次4升。按每年平均行驶2万公里机算,每年换油4次,需16升油。在30万公里或15年的使用期内,要做60次换油保养,需换油240升。每次费用200元计,总计约12000元。
*后我们要说,国内车主买辆车不容易,而且多数人又不是特别了解汽车,所以我们宁愿多花*也想保护好自己爱车,这个心情完全可以理解。但问题是我们多花了*却没有保护好爱车,这样就尴尬了。而且很多汽车厂家的售后服务商,或者是一些润滑油供应商不能因为通过缩短换油周期,获得可观的利润就大量提前换油时间。因为这还有环保问题,提前换油使废油的增长提高一倍,这些正处在润滑效果*好阶段的废油增加处理成本。